精细巧妙的雕琢、繁简得当的布局、
浑厚白润的原料、雄壮朴拙的气势。
这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光
为2019“子冈杯”特别创作的《龙临》,
以其浑然天成的美得到诸多好评并最终喜获银奖。
北京博观在第一时间将其确定为此次春拍的重要拍品,
并带入京城,盼与诸君共赏!
《清隽》-当代玉雕名家精品专场
林光 龙临
规格:8.1*4.6*2.1cm 196g
款识:林
作者: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林光
2019年“子冈杯”银奖
林光的创作根植于苏州玉雕。苏州玉雕自古以来便以“巧”著称,顺应原料自然的形状和色彩,进行构思,因材施雕,并蕴含了琢玉者个人的认识和情感,令作品闪耀出匠心独运之光芒,能彰显出富有现代审美感的地域特色和古韵今风。这种技术、对琢玉者的要求非常高,技艺要精熟、更要有无限创意,否则难以有出奇制胜的妙招。
林光的“巧”得到了业内众多前辈和名家的赞许。他的作品体现了苏州玉雕构思巧妙、做工精细的特点,同时,更注重不同线条的运用和搭配,注重整体构图的和谐,风格上更追求自然纯朴。
“对精细雅巧的追求,是苏作玉雕的灵魂,也是我个人对于琢玉的追求。”林光这样表达他对玉雕的理解。在布局上喜欢“以简代繁”,以廖廖之工将籽料本身的美淋漓呈现;在造型上擅长“深入浅出”,以大起伏的流畅线条与块面塑造出饱满灵动的立体感。
作品《龙临》可谓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林光的理念。原料为一块和田白玉独籽,体量硕大,十分难得。林光没有对料进行大面积的加工,仅仅是在作品上部龙头的地方进行“形”的雕琢是为“以简代繁”;线条起始处较深,而逐渐向玉料表面浅浅收束,是为“深入浅出”。两相结合就将龙的形象从玉料中解放出来,仿佛龙头从浓厚的云层中探出,当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虽然整体形象上是龙吞云吐雾的造型,但是“云”的表现并没有直接在玉石上刻画,而是在底座的设计中加入“云”的造型。这样一样来,给了主体更大的空间,保留了原皮色的纯净,以底座来平衡整体效果的灵动。
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是源于明清“龙”文化的一种熟悉和林光自己的理解。龙作为“四灵”之首,以前人们在雕龙的时候会把神秘感、庄严感放在首位。明代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长宽,大多是侧脸、圆眼,突出很高。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长,龙头比明代短。林光吸收了传统龙形的特点,并加入自己的解读,不再是单一的追求严肃神秘感,而是赋予一定的现代艺术能欣赏的灵动、活泼的属性。
“以简代繁”需要勇气,是历尽繁华后的释然与自在;“深入浅出”需要度量,有足够的沉淀才能做到不疾不徐。当你做好自己的每一步,当你可以进步一点点,当你可以不停总结自己的缺失,当你可以不停的在现有工作上有所创新。日复一日,不觉光阴变换,始终对玉雕工作有热情有激情。这就是林光的治玉之心。
林光常说,前面的路尚且长远,山顶还有云深处。无可无不可,有为有不为,心里通透,便回转自如,颠覆自在。以艺术家的心态去实现返璞归真、以对艺术的真挚去寻求和谐的美感,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艺术灵魂得以诠释。
更多林光小品之作
《小酌》-当代玉雕名家无底价专场
林光 和田玉籽料缠运福禄挂件
规格:4.6×2.1×2.3cm 33g
款识:林
作者: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林光
作品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雕刻而成,玉质及白度均为上乘。作品立体雕刻一只三脚金蟾。金蟾是中华祥瑞之物,相传三脚蟾会口吐金钱,背背北斗七星,是旺财之物。
《小酌》-当代玉雕名家无底价专场
林光 和田玉籽料龙音瑞祥把件
5.7×3.4×2.9cm 62g
款识:林
作者: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林光
作品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雕刻而成,玉质及白度均为上乘,背部留有洒金原皮,毛孔细腻。正面采用浮雕一条祥龙,工艺细致,线条流畅。龙本是中华文明的祥瑞,细看龙口微张,腾云驾雾,确有龙音祥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