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博观资讯 > 南红玛瑙为什么这样“红”
南红玛瑙为什么这样“红”
发表时间:2014-04-02|文章出处:博观拍卖

 

      近年来玉石收藏界有一位新贵来势凶猛,它不仅屡屡斩获专业奖项,还频频出现在各大拍场,备受藏友追捧,俨然要跟老辈儿的白玉、翡翠三分天下。这位鸿运当头的新贵就是南红玛瑙。南红玛瑙一路蹿红并非朝夕之功,而有其特定的原因。解读南红现象,就要从南红的历史渊源和重现世间的传奇遭遇说起。

博观第七期“玲珑美玉”拍卖会拍品:青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世义作品

 

根正苗红奈何命途多舛

      虽然南红玛瑙是玉石界名副其实的新宠儿,但它并不是玉石界的新人。实际上,南红玛瑙在我国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早在战国,南红玛瑙就受到贵族们的青睐,在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就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云南博物馆也藏有古滇国时期出土的南红饰品,及至清朝,南红受到宫廷的追捧,出现了一批传世精品,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南红玛瑙凤首杯便是其中之一。这些珍贵的文物足以证明从战国至清的两千多年间南红玛瑙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珍视。

      南红虽一直是贵族阶层的宠儿,但稀少的产量也造就了其坎坷的命运。清乾隆时期,南红开采基本停止,南红成了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使用的稀缺品。另外因赤珠(即红玛瑙)是佛教七宝之一,南红也受到了藏区佛教信徒的喜爱。在藏传佛教区存在少量南红念珠。但到了清晚期,南红基本已经销声匿迹。南红再次面世是上世纪80年代,保山新矿坑出产了少量南红,但成品都出口至海外,国内难见南红身影。一直到2010年左右,依托于先进的开采技术,四川凉山开采出大量南红矿,南红这才再次进入大众视野。2011年3月,北京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举办国内首届南红玛瑙玉雕作品展,南红开始在收藏界崭露头角。而此时距南红绝迹已逾百年了。南红本是稀缺的玉石材料,历史传承的积淀加上绝迹又重现江湖的传奇色彩,一路蹿红可算合情合理。

 

博观第七期“玲珑美玉”拍卖会拍品:龙凤呈祥牌

 

倾倒众生皆因贵人相助

      资源的稀缺和市场对新的玉石材料的需求造就了南红最初的走红,南红创作的成熟则让南红热持续升温。一大批成熟的玉雕创作者,特别是玉雕名家投身南红创作,大大提升了南红作品的艺术品质和收藏价值,进而拉大了南红的增值空间。

      从2011年开始,北京和苏州的创作者便抢占先机,引领全国的南红创作。苏州的玉雕大师大胆把白玉雕的技法嫁接于南红上,作品多以精巧的把玩件为主,形成了雕工精湛,色彩艳丽的苏州南红创作风格。北京以老一辈玉雕大师宋世义为代表的创作者们则依托于传统玛瑙巧色、俏色技法,将南红色彩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更能凸显南红的品质。两地参与南红创作的玉雕名家有不少是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足见南红玛瑙创作的高水准。

 

名满天下伯乐慧眼

      如果说南红短期内在“天工奖”、“百花奖”等业内权威比赛中崭露头角归因于大师们成熟的艺术创作,那么南红能迅速进入拍场为藏家所熟知则要归功于专业拍卖机构的推广。因为有成熟理性的市场推广和规范的市场引入机制,南红才没有沉寂于大师们的工作室内。

      几乎于玉雕大师们从事南红创作同时,北京博观拍卖就率先开始了南红作品的拍卖。早在2011年11月,博观「大玩家」拍卖中就出现了南红作品,到2012年12月,博观「王者归来」拍卖设置了当代南红玛瑙雕刻艺术精品专场拍卖。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场南红作品的专场拍卖,涵盖的创作者逐年增加,作品数量也逐年上升,为南红的市场流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进而引领市场走向。除了南红专场,从2011年后,博观的「玲珑美玉」和「大玩家」拍卖中一直有南红作品,且作品数量年年攀升。南红在博观拍场上的表现颇为不俗,去年南红作品成交价都在20000元以上,表现不亚于同场的白玉作品。

      除了积极推动南红玛瑙的拍卖,博观拍卖还一直致力于南红的文化研究与传播。2012年博观出版了业内第一本南红作品专著《惊鸿一瞥——苏州玉雕名家南红玛瑙雕刻艺术》,开南红研究先河。至今博观依然坚持着南红的学术和文化研究,力图让业内和藏家深入了解南红。

 

博观第七期“玲珑美玉”拍卖会拍品:墨玉佛首挂件

 

      南红玛瑙本身材料的稀缺性加上玉雕大师们成熟的艺术创作以及专业拍卖机构的推动,“美料、工精、良团队”,三美合一才成就了南红的“红”运当头。博观拍卖第七期「玲珑美玉」开拍在即,汇聚了宋世义、刘仲龙、罗光明等众多大师的南红作品,包括扳指、珠串、挂件、把件、山子、牌子、方章等多种类型,设计新巧,雕工精致,极具收藏价值。南红玛瑙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博观第七期“玲珑美玉”拍卖会拍品:松荫高士图山子


拍品咨询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