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知识堂 > 新手入门 > 常规宝石鉴定仪器之折射仪(二)
常规宝石鉴定仪器之折射仪(二)
发表时间:|文章出处:博观拍卖

四、观察现象及结论

1)转动宝石360°,视域内出现一条阴影边界 若快速转 动配置在目镜上的偏光片,阴影边界无上下跳动的现象,表明 此宝石为均质体宝石(包括等轴晶系宝石和非晶质体宝石)或多晶质集合体宝石。有的多晶质集合体也会出现模糊的双阴影边界(如葡萄石),这是由于晶体定向排列造成的。
2)一轴晶宝石的折射率 转动宝石360°,视域内出现两条阴影边界,其中一条在宝石转动过程中保持读数不变,另一条阴影边界上下跳动,这种情况说明宝石为一轴晶(三方、六方或四方晶系宝石)。不动的阴影边界读数为常光的折射率值n。,而随着宝石的转动,跳动的阴影边界为非常光折射率值neˊ(ne)。若不变的阴影边界读数较小,则此宝石为一轴晶正光性,即ncˊ(ne)>n。;若不变的阴影边界读数较大,则此宝石为一轴晶负光性,即ncˊ(ne)< n。两个阴影边界距离最大时,即是常光和非常光的折射率差值最大,此差值即为双折率。双折率是鉴定宝石的一个重要参数,要求精确到: 0.001。


3)二轴晶宝石的折射率 转动宝石360°,出现两条阴影边界,两条阴影边界随着宝石的转动而上、下移动,这种情况说明宝石为二轴晶(三斜、单斜或斜方晶系宝石)。转动宝石过程中,若大折射率阴影边界上下移动幅度比小折射率边界上下移动幅度大,则说明ng一nm>nm—np,宝石为二轴晶正光性(+)(见图2—1—25(a)),反之,则说明ng一nm< nm—np,宝石为二轴晶负光性(—)。二轴晶宝石在转动过程中可出现两条阴影边界逐渐靠近直至重合的特殊现象,重合位置的读数即为该宝石的nm值。


4)高折射率宝石(折射率值大于接触液)的折射率转动宝石360°,整个视域较暗,仅能观察到折射油所形成的
位于1.81±的影像边界,这种现象表明宝石的折射率值大于接触液的折射率值,即通常大于1.81,用“折射率>1.8“表示。如翠榴石、锆石等。


5)几种特殊现象 假均质体现象。转动宝石360°,好像只有一条阴影边界,但快速转动偏光片,阴影边界上下跳
动。这种现象表示待测宝石是非均质体,其双折率很小,两条阴影边界距离很小,肉眼难于分辨。如磷灰石、符山石,其双折射率分别为0.002—0.008、0.001~0.012。
假一轴晶现象。有些二轴晶宝石的ng:与nm或nm与np差值很小,当转动宝石360°时,好像其中一条阴影边界不动,如金绿宝石(nm接近np)、黄玉(nm接近np ,nm=1.609,ng=1.616,np=1.606)、柱晶石(nm接近ng)。
特殊光性方位。当一轴晶宝石的非常光的振动方向(光轴方向)平行折射仪棱镜长轴方向时,两条阴影边界重合,但随着宝石的转动,这种现象随即消失;当一轴晶宝石的非常光的振动方向(光轴方向)垂直于折射仪棱镜平面时,两条阴影边界保持不变,在任何位置上都显示出最大双折射率。若二轴晶宝石(特别是斜方晶系宝石)的测试刻面与某个振动方向垂直时,则必有一条阴影不动,与一轴晶宝石的现象一致,但只要换一个测试刻面这种现象立即消失。必须指出:当一轴晶宝石取向正确时,在一个刻面上可同时获得宝石的最高与最低的折射率值;对于二轴晶宝石来说,两个阴影边界各自移动,在一个刻面上不能同时获得宝石的最高与最低的折射率值。某些具有特别双折射率的宝石,其中一个折射率值位于折射仪测试范围之内,而另一个折射率值却超出了测试范围,如菱锰矿,其no=1.84,ne=1.58,no>1.81。当转动宝石时,虽然只有一条阴影边界可见,但却是随着宝石转动在不停地移动,极易迷惑初学者。此时可用闪烁法来估测宝石的双折射率。

五、使用折射仪的注意事项
1)使用折射仪之前,要对其进行检查和校准。
2)测试前擦拭棱镜,使之清洁。
3)测试时要保护折射仪棱镜,避免宝石或镊子划伤而影响棱镜使用寿命。
4)测试结束后,及时擦拭棱镜残存的接触液,避免接触液腐蚀棱镜。
5)与偏光镜、二色镜配合使用,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6)由于类质同象的影响,同种宝石的折射率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7)要获得准确的双折射率值,需多测量几个刻面。
8)对于尖晶石和祖母绿来说,从折射仪获得的数据,可以帮助区分出是天然或合成宝石。
9)折射率读数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取决于样品的抛光质量、接触液的多少、样品是否干净、折射仪的校准、所用光源的类型等多方面因素。